遭遇浑人
-
这是个真实的故事。为保护个人隐私,故事里所有角色的姓名都予以隐瞒。
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我们辅导的一名留学生, 我们称之为 A;第二个人物也是一名中国来的留学生,B。
故事的开始,我送家人去医院做 MRI 检查。在医院门口 drop off 之后,我就把车开到停车场等候,打算一边干点活儿。刚打开电脑,电话响了。来电话的是我刚刚在医院门口放下的太座。正奇怪什么事儿,她告诉我说,A 出事儿了……撞车了!我追问,严重不?却是在停车场撞的,是 A 的车被别人撞了。不知应该怎么办,让我赶紧过去看看。
离得不远,我 5 分钟就开到了 A 的公寓。这是一片盖了应该不到 5 年的公寓群,里面住的大多都是附近大学的学生。我到了 A 住的楼前,他新买不久的车就停在停车位里,车头朝外,前保险杠的被撞开了,塑料碎片散落一地。A 向我叙述说,下午小区里来了好几辆消防车,怀疑是那些大车之一在离开的时候撞坏的。A 下午已经给保险公司打过电话了,然后还找到了消防站的电话,也给他们打了。消防站的人态度挺好,跟 A 说,如果是他们的车撞的,他们会有报告,报告里会写清楚的。
我建议 A 还是要给警察打个电话,让他们出一个事故报告,否则这事时间一长,万一哪个环节脱了钩,口说无凭。我看他人毫发无伤,嘱咐了一些应该要做的事情,也拍了张现场照片,就回医院那边去了。车撞坏了固然心疼,而且还不知道到底是谁撞的,但是这种事最后双方的保险公司会处理。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他后面一段时间上学有回到没车状态,比较不便。
过了一天,A 打电话说,车不是消防车撞的,而是同小区另外一辆车撞的。车被撞的第二天,A 觉得窝火,围着车仔细查看,发现有一块肇事车的碎片,卡在前保险杠上。于是便步行在小区里搜,居然很快把肇事车找到了。而此时,警察已经来过了,查看现场之后,出具了一份肇事逃逸(hit and run)的报告。问我们应该怎么办。
我们想,这事没什么怎么办的:就按常规,双方交换保险信息,然后由各自的保险公司去处理就是了。
没想到,后续几天这件事情起了变化,情节越变越狗血。
先是 B 一直避而不见,给 A 留条,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不想走保险。我听着莫明其妙:B 肇事之后,人不露面,也没有留下文字说明情况,不得以已经请警察出场,已经在警察那里留下案底了。行车出事故,人人都难免,保险就是用来处理这些意外的。为什么出事了还不走保险呢?
A 还了解到,B 似乎还是大学里中国学生会的一个什么头头。我听了就更不明白了:这人怎么会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呢?
又过了几天,A 又给我们打电话。这回事情的真相出来了:B 没有保险!
我听了不由得有些冒火:开车不买保险,这人也太不靠谱了!年轻人虽然保险费高,但是你现在出事了,修车的费用恐怕远超你一年的保险费。出事了想到“私了”,这是把别人都当傻子吗?
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,为人定要踏踏实实,处事必须中规中矩,不要心存侥幸。否则,这本来一件不大的事情可能给自己招来大麻烦。
-
这个故事今天有了更新:肇事车主在打广告,卖车!
肇事车主可能是快要毕业了,于是就打算赖账,往中国一跑了之。
A 咨询应该怎么办。说实话,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无赖的人,只能以在美国处理类似事件的逻辑上去分析。
首先,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,至少留下记录。其次,找警察,因为已经有事故报告,警察会不会出场不知道,但是他们可能有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,听听他们的意见,并且更新一下情况,不会有错。
再其次,通知 B 的学校,直接去找其 school,请他们帮助。学校不一定会管这事情,但是也应该让他们看到警察给出的肇事逃逸报告,知道这位学生的企图。
最后,可能需要找律师咨询了。美国的律师多数会免费给潜在客户半小时左右,来讨论有没有什么办法处理一个纠纷,可以找两三位律师,听听不同人的意见。
还有一个比较累的办法,就是盯住 B 的卖车广告,留言警告买车的人这辆车车主的问题,不要上当受骗。
事情到这个地步,有些出人意料。本来,这也就是几千、最多一万美元修车的事,却有 B 这样的人,会为此置信誉、尊严于不顾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给学生买车的建议,都是不要卖太好的车。留学生居住的环境再好,也难免有其他的学生不管不顾的,即使 B 这样的烂人是少数,各种事故遇到的机会还是会多一些。车只需要能开三、五年就足矣,买BMW、奔驰这种车,在我们看来无非是给自己撑门面。真怕钱揣兜儿里着火,不如买一辆能去野地里跑一跑的车,还能偶尔过把瘾。